東京的「いせ源」於日本江戸末期的天保元年(1830年),由初代目的立川庄蔵先生創立於中橋廣小路(現在的京橋三丁目附近),當時店名為「いせ庄」。第二代的立川源四郎先生將店由中橋廣小路搬到神田連雀町之後、店名也由「いせ庄」中的「いせ」與「源四郎」的「源」合在一起,改名為「いせ源」。原本這間店從開幕以來會賣各式各樣的火鍋,直到大正時代第四代的立川政蔵才降這間店改為專門賣鮟鱇魚火鍋(あんこうなべ)的店。而該店原本的建築於大正12年關東大震災被燒毀之後,於昭5(1932)年重建為一棟三層樓的木造建築,並且幸運地躲過了二戰時的轟炸,保持了原狀一直到今天。
鮟鱇魚的英文是goosefish或monkfish,是盛產於冬天,沒有鱗片的深水魚。因其看起來鬆馳而呆滯的眼睛與其肥胖的身軀,因而日文稱為「暗愚魚(あんぐうお)」。而暗愚指的就是蠢蛋的意思,而鮟鱇二字あんこう的發音則是由あんぐうお轉化而來(也有一說是其待在海底岩洞的「安居」樣而來)。あんこう第一次出現在文獻之中是在室町時代文明時期以前的《精進魚類物語》。《精進魚類物語》是以擬人化的方式用魚和鳥間的大戰來戲擬《平家物語》的作品,其中登場的「あむかうの彌太郎」就是這樣一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