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2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語言學中的能指(signifier)與所指(signified)告訴我們的語言由概念和聲音和文字構成,你因為有那個東西的概念,所以聽到聲音看到文字,才知道豬是豬、魚是魚、樹是樹。不過也因為我們處在自己語言之中就像是魚在水中般地自然,所以反而常常被聲音和文字控制住而對概念卻非常模糊。上次的炸醬麵是個例子,現在要談的熗鍋麵也是個很好的例子。因為雖然台灣到處可以看到熗鍋麵,但是對這三個字組合而成的內容到底是什麼的理解卻是含糊不清,甚至有人誤稱它為搶鍋麵、嗆鍋麵。熗鍋麵中的唯一動詞熗代表了這整碗麵的料理方式。熗是將切好的原料用沸水焯或溫油(稱為油熗)稍微加熱斷生,然後加入調味料的一種中國菜烹調方法,發源地是山東,流行於北方寒冷時食用。而熗鍋麵則是先把肉和菜在鍋裡炒熟(熗鍋),然後加高湯燒開後放入醬油等調味料,最後再下麵,待麵熟之後再連湯帶麵盛入碗中的一種快速而內容組合隨性的麵食煮法,用料沒有一定限制,是湯多麵條少的一種麵食

  除了山東的做法外,山西的熗鍋麵做法會先炒香花椒後取出,再以花椒油爆香蔥花、蒜片與薑絲,蕃茄,翻炒均勻後再下豬肉絲、豬骨高湯,煮開後再加入金針(或筍片)、紅蘿蔔絲、豆乾絲和海帶絲後煮一下,然後以鹽和醬油調味,再將麵直接下鍋煮就好了。河南的熗鍋麵做法則會先炒好蛋花並呈出,然後以三大匙油來炒豬肉片,再下炒好的蛋(微焦更添香氣)、醬油、鹽、胡椒粉後加高湯燒開,再加入切片的蕃茄和切段的青菜、香菇、木耳等,煮一下之後再下麵煮熟。

鞭神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日本拉麵的起源有著數種不同的說法,ラーメン (拉麵)這個我們當代稱呼日本拉麵的名稱卻是由一位正直而善良的日本人所命名的。在此之前一直到現在的部份店家,還是把拉麵這個從1920年代開始是成為了日本經濟工業化與現代化過程中,提供從事現代工業的時薪工動力來源的這道價廉,並且包含了鹽份、動物性脂肪與碳水化合物的速食飲食,稱之為「支那麵」或「中華麵」。

  大久昌治與其妻在北海道的札幌經營便當店,但在1922年雇用了來自中國山東省的王文彩為廚師之後,就把他的店轉型為主要客群為當地學生與鐵路工人的食堂「竹家食堂」。

鞭神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個曾經在中國學過哲學的美國作家崔佛卡森 (Trevor Corson)說過一個關於黴菌的故事。如果給黴菌吃東西,它就會發芽,也就是長出白色的絨毛,我們一般稱為發霉。不過黴菌是沒有胃的,但是它和人類一樣有酵素來幫助消化,只不過黴菌消化的速度要比人類快得多,這個化學反應的時間可以把七千八百萬年縮短成二十五毫秒。不過一些人類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狡詐地用各種方式在無性生殖的黴菌在開枝散葉前就把它們窒息悶死了。人類這麼做是因為只想要黴菌分解出的酵素,而黴菌需要空氣活下去,而酵素不用。於是就這樣黴菌被人類謀殺了,只留下酵素。

鞭神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363862_10152421403650310_2995809115157716137_n.jpg

主要的蕎麥麵按照蕎麥粉與麵粉比例有分:第一種是十割蕎麥麵(十成蕎麥粉,又稱做生蕎麥),是利用熱水將蕎麥粉的澱粉糊化、製成黏稠狀的麵團,與其他混合了麵粉的蕎麥麵比起來,純蕎麥粉製作的蕎麥麵更柔軟易切。然後是二八蕎麦或稱做内二八蕎麦,望文生意,自然是二成麵粉混合八成蕎麥粉。它的名稱的由來有兩個說法,一種是按照其材料比例來命名,另一種說法是在江戶時代後期,其普遍價格為16文錢然後將其拆成「二乘以八」來命名。然後還有外二八蕎麥麵是用將蕎麥粉和麵粉按照十比二混製而成,而非百分比。最後還有逆二八蕎麥麵的說法,但倒不是說蕎麥粉和麵粉的比例是2:8,而只是對那些立食蕎麥麵或是即食蕎麥麵的謔稱。

鞭神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